千里江山 一时人物
小岛有位名画家
(记者王红利)早就听闻井庆昂先生的大名,因为井庆昂先生不仅是乐鱼官方(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艺术学院的副教授、专业带头人、视觉传达教学部主任,同时他还担任着秦皇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职务。早在2005年,只有31岁的井庆昂先生即曾斩获第16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金奖,井庆昂先生在小岛美术界乃至全国美术界都可谓大名鼎鼎。记者在乐鱼官方(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开发区校区艺术学院井庆昂先生的办公室采访了小岛这位名画家。
井庆昂,出生在河北威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但是乡风淳朴,历代乡人多以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农事之余也操练文墨,虽无钟鸣鼎食的富贵之家,却几乎家家都悬挂有中堂。井庆昂先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学画经历时这样说:“我的爷爷是老师,算是村里比较有文化的人,家里也有的是毛笔。我童年时候喜欢写字,更喜欢画画,我这种热爱几乎纯由天生,虽然没有师傅教授,也没有宣纸,但那时候家家都有挂历,于是就在挂历的背面临摹挂历正面的画。说到这儿,真是怀念那个时代的挂历啊,上面大多是古今名画,印刷得又很好。还有就是那个时代的小人书,皆为名家所画,让我最初的临摹就没有走上歪路。正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径高,才走得远。”
虽然文化课的成绩很好,但因为井庆昂太过痴迷于画画,家里人并不支持,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只有通过文化课才能考学,一门心思画画只是旁门左道,不会有出息。井庆昂的初中班主任兼美术教师是爷爷的朋友,爷爷没少通过班主任给他施加压力,可是井庆昂在课上不画,课下依然偷偷地画。后来,班主任老师在无奈之下,对井庆昂说:“你要是能在10分钟之内画出30只鸟来,我就不管你了。”井庆昂二话没说,掏出笔来就开始画,不到十分钟的功夫,30多只小鸟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班主任老师叹服,转过头做井庆昂的爷爷的工作:“既然孩子这么喜欢画,又有这个天分,不如就让他画吧,没准将来能在这个方面真的出息了呢。”
就这样,井庆昂凭靠自己的勤奋和天资一次次感化着家人,并赢得了支持,开始潜心学画。当时县文化馆有一位老师办美术培训班,收费又不高,于是井庆昂开始来往奔波于学校和县文化馆之间,最终以艺术特长生的优异成绩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进入高等学府,井庆昂如鱼得水,在艺术的殿堂里流连忘返。他坦言:“在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有两位老师年轻的老师对我的影响颇大,一位是郑向东老师,一位是李福成老师”,井庆昂继续说,“在学校我学的是油画专业,但是我内心秉持的是一种大艺术观,诸如油画、水彩、国画、雕塑、篆刻,各种艺术门类都有涉猎,远绍旁搜,博采众家之长,因为艺术门类并非畛域分明,彼此间秋毫无犯,而是重叠渗透、纠结缠绕,乃至互相成就,互相给养。无论何种艺术门类,都应源于生活,都应表现真善美,都应力求反映内心真实的思想感情。”
井庆昂也是身体力行这样的大艺术观,他担任高校教职二十年,教学与艺术创作二者并行不悖,他曾长期担任《中国艺术史》和《西方艺术史》两门课程的本科教学任务,他从不照本宣科,浅尝辄止,更不会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而是认真梳理东西方的艺术发展脉络,正如俗语常说的那样,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惟其如此,才能高屋建瓴,目光如炬。井庆昂呕心沥血培育人才,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并提高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鉴赏水平。一次课程结束,有一个学生随意丢弃自己在课堂上画作,井庆昂老师看到以严厉地对学生说:“你这不仅是对艺术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你自身劳动的不尊重,将自己的画作弃之如敝屣,这只能说明你在课堂上没有用心,艺术创作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这样你才会真心珍惜自己的作品。”学生听完顿觉十分汗颜,赶忙转身将自己的画作收拾起来。
井庆昂老师对艺术始终心存敬畏,他认为一个画家卖画这件事没什么问题,但是要拎清绘画和卖画这两件事的关系,绘画是艺术家全身心进行创作,是艺术家情感和修养的外化,这归根结底是艺术行为,而卖画则是商业行为,只有艺术创作才是艺术家的本分和最终旨归,不能本末倒置。艺术家有责任引领艺术消费,提高大众的艺术认知,而不是迁就大众的审美。井庆昂老师用最通俗的一句话解释了这个道理:“我的创作不会被市场所左右,我不会为了钱就什么都画。” 在当下这样一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井庆昂老师内心深处的坚守于斯可见,可谓大道独行,自有风骨存焉。
对于时下风行的“大师”称谓,井庆昂老师认为,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只有负有文化责任,做出开拓性研究的艺术家,经得住历史的大浪淘沙才称得上大师,所谓大师对艺术史是有贡献的人,他们永远忠于自己内心,忠于艺术,绝不苟且,对抗流俗。井庆昂老师谈到这里,他举了个例子:“譬如黄宾虹,在世的时候,郁郁不得志,他的艺术成就不为大众所了解,他的作品不被市场所认可。然而黄宾虹有勇气说出这样的话,‘50年后人们才能懂我的画’,事实证明,黄宾虹作为一代大师,他的预言是正确的。”这话给人一种既无奈又悲壮的感觉。那些伟大的艺术家生前有多落寞,身后就有多灿烂,徐渭如是,梵高亦如是。
在谈到井庆昂老师的创作主题这个话题的时候,井庆昂老师认为:“秦皇岛自然禀赋优越,人文历史底蕴厚重,单是本地风物画一辈子也画不完,我每次写生都沉醉其中,先后创作了《城子峪村头》《戴河野趣》《戴河垂钓》《戴河春潮》《北戴河秋雨》《联峰山蠖公桥》《两京锁钥之地》《山海关老街》《老龙头的游客》《九门口》《祖山画廊》等许多以本土风物为主题的作品。画家为何一定要走出去采风呢?譬如北方的山水固然雄浑壮美但失之干涩,而南方的山水则明媚秀润,作为艺术家一定要博观约取,领略不同的风光,开眼界,广见闻,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胸中丘壑,笔底烟霞。”井庆昂老师还认为艺术的灵魂是创造,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必须触动自己的内心,否则作品无法打动别人。在谈到雅俗共赏这个话题的时候,井庆昂老师表示,这个世界上没有雅俗共赏这件事,艺术殿堂的最高端一定是曲高和寡的,既然是雅的东西怎么会俗呢?或许大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达到大雅的艺术标准,但大雅的东西终究不会大俗。
在采访中,井庆昂老师讲了这样一件趣事。因为井庆昂老师的名气很大,许多人都会向他求画,而井庆昂老师的时间有限,画作总是供不应求,一次有几个朋友闯到家里求画,其中一个朋友瞄上一幅画,啧啧称叹,意欲索求,井庆昂老师迅速将这幅画揉搓成一个纸团,很不屑地扔进纸篓,然后说:“这幅画画得不好,有败笔,不能送人。”其实,那幅画是井庆昂老师的精品力作,他实在不愿送人,无奈之下,略施小计,保住了这幅画。这件趣事充分说明,画名远扬的井庆昂先生,更是一个性情中的有趣之人。
熟悉井庆昂先生的都称呼他为“老井”,他的微信昵称也叫“老井”,一个老字,恐不单指年龄,因为1973年出生的井庆昂先生实在算不得老,孙过庭《书谱》中有“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之语,恰可移用于井庆昂先生身上,细观其画作,不论是大写意山水还是戏曲人物,分明可以感觉到那种笔法老辣、气韵充沛的感觉,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兼具空间质感与人文气息,极富艺术张力。井庆昂先生在采访中一直强调画家应该注重“画外功”,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的作品融汇不同画种的成分,取长补短,熔铸百家,同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断总结艺术规律,终于自成面目,形成了个性鲜明却又气象万千的艺术特色。(秦皇岛日报,2018.07.19)
链接网址:http://papers.cat-dev.top/page/index/show?page_id=2834